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游记
2007-04-18 15:14 | 浏览(605)在伦敦,想找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易如反掌:伦敦市的中心地区分成几个小城市—相当于我们在城市里的区,其中一个区就叫威斯敏斯特。到了威斯敏斯特区,不管坐公共汽车还是乘地铁,直接到威斯敏斯特的那一站,下车,抬头看,泰晤士河北岸,大本钟的斜对面,就是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大门。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建于十一世纪。不过有记载说,公元960年,就有教士住在这个地方。也有人说从公元800年的时候,这里就是一个宗教场所了。不管怎样,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落成的时候,伦敦还是一个相当小的城市,当然没有地铁、汽车,甚至也没有大本钟。泰晤士河是如今它周围唯一比它年长的景观,不过大量的建筑把河两岸堵得严严实实,站在教堂门口,已经完全看不到河了。
1065年,当时的英国国王“忏悔者爱德华”建起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过,在教堂建成后仅仅8天,爱德华国王就病逝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正当皇亲国戚们为谁能继承大统而争论的时候,诺曼底公爵威廉从法国赶来,一举压制、征服了英格兰,为了表示自己是爱德华的正当继承人,威廉在爱德华建成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举行了加冕仪式,开创了诺曼底王朝,史称威廉一世。从那时开始,将近1000年来,英国换了7、8个朝代,但是各朝代的国王几乎都在这里登基,其中还包括今天温莎王朝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个皇家专用的登基地点也成为了伦敦最身份不凡的地区之一。
作为宗教场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至今还在使用,每天都有固定的宣讲,每个星期日全天举行宗教活动。不过周日一般人不能入内,其余六天对游客开放。从周一到周六只要交点入门费,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参观。
我去参观的那一天是周六,等待参观的游人在教堂门口排成长龙,虽然是晴天,但是哥特式高大的教堂投下的长长阴影笼罩着整个队伍,排队的游人们完全晒不到阳光,不一会儿,手脚就冻僵了。
好不容易进入教堂,跟着人流沿着圣坛四周的走廊开始观赏。第一个感觉就是挺华丽,教堂本身雕刻细腻不算,在高高的穹顶下面,还有大量的真人大小的石制雕像挨挨挤挤高高低低地排在走廊旁边,有的是关于罗马诸神的艺术创作,有的是名人的立像或胸像,大都生动传神。但是鉴于欧洲有很多古老华丽的教堂,我一边伸着脖子四面观赏,一边琢磨,觉得要是单就华丽而论,威斯敏斯特也就是个中上水平,而且好象雕像太多了放不下的样子,有些雕像放置得不太协调,走廊侧面的空间也显得有些局促。
偶尔低了一下头,突然发现自己脚下站的石板上有金色的刻字,赶紧仔细看看,才发现走廊地上的石板上大多有字,而且很多字迹已经被游人的脚步磨得模糊不清。拣着清楚的看看,吓了一跳:那是墓上的碑文啊,上面写着此地下方安葬着什么什么人,我脚下刚才走过的组成走廊的每一块石板几乎都是一个人的墓地的顶板。板下6英尺的地方,就是----尸体。我看看两侧的雕像,王公贵族们(身体多半正躺在我们脚下)正目光炯炯地凝视着游客,个个自豪而骄傲;而在走廊里穿行的游客们也人人兴致勃勃,情侣彼此牵着手臂,父母怀抱着幼小的婴儿,偶尔还能听到嬉笑的声音。没有人介意自己实际上正在一个大墓地里穿行,而且正在一块块墓地的顶板上溜达。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记载:近一千年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安葬和纪念了三千多位皇室成员和社会名流。此前我一直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人是葬在教堂的后院,但仔细想想,三千多个棺木的占地面积不会太小,伦敦市中心的教堂哪里会有如此巨大的后院。由此推理,这座教堂的地下墓穴肯定是满满当当的。想到这里,我心里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
我小心地问英国朋友大卫:在别人的墓地上上走路会不会感到不安。他看来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站在那里琢磨了半天,对我说:“教堂就这么点地方,人们只能这样啊,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敬。”接着他又为我做了一个进一步的解释:“别说是威斯敏斯特了,就是我们家旁边的小教堂里人都埋得满满的,我们参加一个葬礼的时候就是站在旁边人的墓地上面,我们英国人就是这样的。”
我开始意识到,东方人和西方人对墓地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别。在埃及的卢克索,我看到过古代法老的宫殿和墓室。沿着自南向北流淌的尼罗河,法老们在东岸建起了华丽的宫殿,而西岸则是他们安葬的地方,他们认为东方是日出之地,所以活人生活,而西方是日落之地,是墓室专用的区域。当时我们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个观念,没有一点抵触的感觉。因为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生者和死者所使用的空间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让死者安眠在自己独有的地方不受打扰,而活着的人,则小心地维护着墓地的安全和尊严,挖祖坟被看作是一种巨大的侮辱,而践踏别人的墓园也绝对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情。可是西方人似乎和我们想的不一样。那些王公贵族表达他们身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身后住在教堂里,至于是不是有人会常常打扰,甚至在头上走来走去仿佛并不是一个问题:也许他们认为自己的灵魂在上帝的跟前,肉体上方有没有人散步并不在他们担心的范围之内。
这大约就是文化差别,入乡随俗吧,我踏着一块块石板横穿过走廊,在教堂的架子上取一本游览手册,仔细读起来。手册标明了十几个重要人物的墓室位置,按照手册的指导,我先找到了爱德华一世和亨利三世的石棺。
英国是一个有着漫长皇家历史的国家,历史教育也很到位,一般的民众对于历史上著名的国王或女王十分熟悉,所以手册上虽然没有对这些国王的任何进一步介绍,但是游客们大多可以心领神会地仔细观看,甚至彼此交流。不过,对于象我这样的外国人来说,仅仅看手册是不够的,手边还需要准备一本英国历史年表才知道自己到底面对着谁的陵墓:爱德华一世是在1277年征服了威尔士的那位国王,直到今天,威尔士依然是英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亨利三世,英国简史里没有,大概不是一个对英国历史有巨大贡献的人物,但教堂手册上却有:原来是他在1245年重建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庞然大物并不是1065年的作品,而是他在十三世纪翻建的。
对比周围的十六十七世纪创作的华丽雕塑,两位国王的石棺显得十分朴素。想来十三世纪金雀花王朝的英国,风格就是简朴的吧。
往前走可以看到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的石棺,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她统治时不但成功地克服了宗教分裂,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使英格兰文化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女王本人能讲六种语言,亲自从事写作和翻译。无怪在她的统治时期,英国的诗歌和话剧达到了黄金时代,出现了莎士比亚那样的文学巨人。在BBC评选的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中,她名列前十位。她的墓穴十分华丽,在石棺上方有石雕的帐幕,帐幕下有伊丽莎白的卧像,手中拿着权杖,头上戴着王冠。表情平静,而且看上去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年轻。有解说说,这卧像的面容按照在女王的遗容拓片雕刻的,完全是她逝去时的摸样。
接下去是亨利七世,理查德二世,爱德华三世。。。。。。
每一个石棺都仿佛是一个英国历史书上的目录词条,每一个词条后面都有一个英国历史的片段。
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就是所有这些词条的引子。
不过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并不完全是皇家的专用教堂。这里也有伟大的诗人、艺术家、科学家和军人的一席之地。我在这里看到了莎士比亚的纪念雕像。莎士比亚的全身像站在一个小小的书桌旁俯瞰大家,基座上写着他的生卒年代,还有他的安葬地点---并不在教堂里,而是在他的家乡斯特福德。他站在这座教堂被人瞻仰被认为是英国给他的巨大光荣。
沿着教堂的走廊走了半圈多,我进入了威斯敏斯特的后院。那里有教堂自己的博物馆。博物馆是用原来修士们的暖房改建的,纯白色,没有什么装饰,大概因为屋顶比较低矮,又没有窗户的原因,里面的确比教堂大厅里暖和得多。在小小的博物馆里,有各种文字的关于教堂的介绍:各种文字的纸张裱糊在硬纸板上,几张硬纸板用绳子穿起来,游客可以拿着它仔细阅读,我抄起一份中文简体字的读道:本教堂不仅是一个博物馆,更是一个正在使用中的重要场地。每年都有数次大型活动,如皇家婚礼、葬礼,大型音乐会和文化活动,近年的重要活动有戴安娜王妃的葬礼和女王加冕50周年纪念,本教堂是自主集资的,保护和修缮教堂的费用以及我们的日常运做费用完全由捐款和门票收入支持。我们的任务是要在神事活动、游览需求和文物保护需求三个方面取得平衡。
在靠近教堂出口的地方,正对祭坛方向的地面上有一个占地面积相当大的墓葬。更难得的是,在这个墓的四周没有其他的陵墓,显得独立而庄严。墓顶上刻着满满的字迹:1920年11月,从法国运回的无名战士。。。。。与里面那些古老的陵墓不同,在无名战士的墓的四周,游览的人们摆放了无数花朵。据说这里也是外国元首来访献花的地方。这是纪念千千万万战争死难者的花朵。
此时,祭坛那边突然传来了神甫的声音,我赶忙赶到教堂中间,看到圣坛旁的讲道台上,一位盛装的神甫正高声念诵:“昨天又有两名英国士兵在伊拉克阵亡,愿主保佑他们。阿门!”
而与此同时,就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门外,成片的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标语正在迎风飘展。
难怪人们说,威斯敏斯特是一部微缩的英国史。更难怪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