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黑山共和国旅游初探
2010-11-04 11:30 | 浏览(140) 虽然我的梦想是周游世界,也许想过要去埃及看日出,去希腊看日落,去日本看樱花,就算是去非洲看野生动物都有想过,但在我的脑海里却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来到黑山共和国旅游。
因为行程定的很突然,之前想去希腊的船已经满员了,所以客服小姐同时在网上寄了另一个旅行计划给我,我边打电话边看到了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单词:MONTENEGRO。在法语里E在词里发音有3种可能性,所以都会有标音,而我看的计划表里没有标住它的发音。更何况这个单词里出现了2个多音发音的E,就像突然给了2个有三种发音的多音字,它的组合可以出现A+C还是B+A,完全不知道。所以我不确定是蒙特内哥罗或蒙特奈哥罗,或者是其它的可能性。我在电话里“蒙...蒙...”了半天,把最有可能的2个组合说了出来,估摸那客服小姐能听懂。我说的是Monten間ro和Monten鑗ro,最后从她的嘴里我得知了这个词的法语发音: Mont閚間ro,两个E竟然是同音,我说出来的2个发音都没有中一个,当下就有晕倒的感觉。
挂了电话,赶快查了一下字典,字典里黑山共和国这五个字让我脑子里充满了问号,依稀记得遥远的高中时期的历史课上,有听到过这个名字,可是在哪里,这国家情况怎么样完全不得知。在网上查了资料后,重新复习了一下以前的历史。
黑山共和国(塞尔维亚语:Република Црна Гора/Republika Crna Gora,即“黑色的山”),台湾译蒙特内哥罗或蒙特尼哥罗,是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小国。黑山原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独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决定放弃“南斯拉夫”的国名,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公民投票,独立派以55.50%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险胜;同年6月3日,黑山国会正式宣布独立,恢复了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独立地位,同时成为世界第193个已获承认的独立国家。
终于弄清楚了一些历史,我现在还仍然记得当年的历史问答题有一个题目就是:为什么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火药桶?这道问题的答案已经记不清楚了,可这这个国家还经历过很久的巴尔干半岛战争。这样的国家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是贫穷是富饶,是遗留了长期战乱的废墟,还是一个全新建立的新新国家?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而在网上,关于这个国家的介绍极少极少。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黑山共和国不是欧盟!!!!!!!!!!!!
于是找了黑山共和国驻法国大使馆的电话询问,总台MM接到我电话,我说明自己情况后,就直接要我等待说她要去问问。等了几分钟(幸好打法国座机电话不算钱),这位MM的回话是:明天再打来,她也不知道要怎么办。我当下就汗了一次,因为本来时间就不够,现在可好又拖了一天。于是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上网查找了黑山的签证要求。说来也气,黑山的驻法大使馆上写的是中国是需要签证的国家,并没有写明其它的东西,而在黑山驻中国大使馆的中文页面上说明,拿欧盟签证是可以进入以落地签的方式进入黑山的。两个答案不太一样,所以当时想着,最好就是不用签,落地签也行,最惨的不过就是直接去使馆交加急的钱办个签证。可第二天的答案却可我所有的预想都不一样。第一个电话打过去,是早上10点多,又是那个MM接的电话,告诉我,负责人得晚1小时才能到。看来使馆工作很轻松,于是等了一小时打过去,终于能直接和负责人对上了话。她问我是香港还是澳门人,我说都不是,就是正常身分中国人。她最后告诉我:我这样的身分需要签证。
我继续问签证最快能多久拿到,结果这位MM来了一句:那就不知道了,有可能1星期,有可能十天半个月。我当下郁闷,搞了半天这个使馆竟然还不能发签证。一个签证还要寄回黑山共和国,什么效率嘛。
因为时间不够,所以决定大不了放弃这个国家的旅行,到时不下船总可以了吧。不过后来很幸运,因为整艘船,只有我们2个中国人,其它98%都是欧洲人士。对他们来说,已经太习惯拿着自己去哪里也不用签,特别是在欧洲内,他们就没有要签证这个意识。估计是在这个意识的帮助下,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我们是需要签证的。我们在上船前被船员拿走了护照和居留,如果遇上海关查就由他们送交海关,我们自己不必出面。另外估计也是防止我们逃跑?我头一次觉得证件被收走是一件这么好的事,我们只用凭我们船上的房卡就可以自由进出,旅途上的海关只看房卡不看证件,所以也就跟着混进了黑山共和国。
按时刻表,正点到达旅行景点是下午2点左右。而我们在早上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黑山共和国的领土范围了。可以说出乎意料之外,这里有几分桂林的味道。很安静,平和。两边的山抱着水,水环着山。这里的海岸线很曲折,所以九拐十八弯后,这里的海像湖面一样的平静,完全没有波浪。
这里的城市都是用橙色的屋顶,所以远处看着非常的协调,城市在青山绿水中形成一条亮丽的彩带,有点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味道。
这里的城市看不出任何战争的痕迹,倒像是富裕的渡假村。只有偶尔几艘旧的军舰停泊在岸边。
据说这一条线路算是一个比较新的旅行线路,所以船上的欧洲游客也99%都没有来过这里旅行,全部出船观看两岸的风光。其中一位老爷爷还开心的对我唱着一首关于黑山的法语歌词,在法语歌词里有这么几句:
A 你在哪里
B 我在黑山共和国
A 我不知道黑山共和国在哪里,有这个地方吗?
可见,不光是我对这个国家陌生,对于很多欧洲国家的人也一样。
"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依山伴水的环境非常难得,我于是连忙在船上跟同桌的法国人介绍说,桂林也很像这样的风景,也很漂亮。
我们开始进入了午餐时间,在午餐的时候我进进出出好几次,开始一直对同桌的法国人道歉,这毕竟不太礼貌。到后来,同桌的法国老爷爷主动跟我说,你看,那有好景色,你还不出去照。
我笑着跑出去,照到了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教堂。在欧洲参观的教堂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了,保守估计也得过百。就以欧洲最出名的10大教堂来说,也参观了过半。而这个教堂绝对不是最大也不是最漂亮的,但可以说是最特别的。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太过于特别,也许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建造。
之前说过,这里的海平静的像湖,所以估计也没有涨潮这一说。这个教堂建在一个非常小的小岛上,可以说岛就是教堂,教堂就是岛。这个教堂的法语名是Notre dame aux rochers,译为岩石圣母院。
离此岛不远还有一个小岛,上面像是住 的人家,一样是很小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