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游记
2010-12-06 08:54 | 浏览(117) 在我到过的国家中,新西兰是我想再去的少数国家之一,上次到新西兰是1998年,参加了一个旅游团,从澳大利亚游到新西兰的北岛,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那么长途的飞机,第一次出门到那么远的地方旅游,刘姥姥入大观园,异国风情,什么都觉得新鲜,就像广东人常说的“大乡里”(土老冒),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感兴趣,可惜高兴之余,既没有“子入太庙每事问”也没有细心的听导游介绍,更没有留意当地的民族风情,旅途趣事。全行程,除了拿起照相机胡拍乱照外,没有留下一点的旅游杂记,回来后,糊里糊涂的仿如是做了一场梦,朋友问起,我连到过的地方叫什么名字也说不上来。只是当时感觉澳洲两个国家都十分好。两个国家,比较起来,我的感觉是:新西兰民风淳朴,自然环境最好,山清水秀,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气候好,好像新西兰的草要比澳大利亚的绿,水要比澳大利亚充足,也清澈得多。新西兰国土与日本差不多,但人口却少得多,只有三百多万人,除了城市的商业区外,人们都在城市的外围居住,卫星似的小区,家家都住得像别墅,两层的房子,小花园十分令人羡慕。农牧国到处是草原、青山、湖泊、河流,高耸人云的丛林,漫山遍野的羊、牛、马和新西兰红鹿,田园诗般的童话世界,没有大城市的喧闹人潮和环境、空气的污染,确实是人们生活的好地方。朋友曾问我,在我到过的国家中,有那个想再去?我毫不犹豫的说:只有两个,新西兰、瑞士。
第一次到新西兰我只游过北岛,南岛没有去,这次我行程的第一站是到坐落在南岛东岸坎特伯雷平原上的基督城------南岛最大的城市。这里气候温和干爽,冬季平均温度约10摄氏度,夏季平均温度约2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使美丽的基督城长年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西侧有银光闪耀的南阿尔卑斯山为天然屏障。艾文河穿市而过,两岸树木在夏郁郁葱葱,秋冬红黄斑驳,小舟荡漾河上,风景如画。市内家家户户种植花卉,有"花园城市"之誉,是美丽岛国新西兰的著名景观城市,据说每年的春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汇聚基督城,五个月里是基督城最繁忙的季节,商店、酒店、餐馆都是靠这段时间赚钱。
8月的基督城虽然是冬季,却不象我想象的那样凋零,一些树木已落叶披上了红黄的冬装,鲜花少了许多,没有春夏时候般的万紫千红,但是整个城市还是绿树成荫,处处鲜花,草坪绿油油的,艾文河的水浅了仍然是清澈见底,成群结队的水鸟野鸭在河里戏水觅食。由于早晚的温差关系,基督城的人们穿什么季节的衣服都有,夏天的T衫、短裤、吊带裙,冬天的毛衣、羽绒服,各色各样的,成了城市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督城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人口35万。城市的中心是1864年英国在此建立以牛津大学的基督堂为名的教堂,教堂和教堂广场周围是基督城的著名旅游景点,是来基督城的游客必到之地。整个城市即以这座教堂和教堂广场为中心,城里的建筑各具特色,仿效英格兰风格兴建,路名皆用英国街道名称。城市布局方正工整,古意盎然,道路洁净,怀旧电车缓缓经过市内的主要景点。广场外围有艺术画廊及博物馆、捐躯战士纪念碑等。维多利亚广场(Victoria Square)位于大教堂广场以北不远处,原是购物广场,1903年设立维多利亚女王雕像后,改名为维多利亚广场。广场内设有美丽的草坪,周围有市政厅、高等法院等,矗立有库克船长的铜像。
基督城的公园众多,最大的海格公园总面积达182公顷,据说是一个名叫海格的人捐出的,园内体育设施众多有马场、网球场、板球场、高尔夫球场等运动场所。又设有植物园、玫瑰园等。基督城市政府十分重视绿化,4米以上的树木都一一记录在案。每年全市要举行花园和花卉评比,选出最美的花园和街道。从1921年起基督城成为南极探险队的出发点和补给站。市内有美国探险队赠送的图腾柱和南极探险者斯科特身穿探险衣的塑像。该城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点是国际南极中心。通过复杂的声光模拟及逼真的音响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南极大陆令人敬畏的美丽与壮观带给游客,成为人们了解南极的桥梁。
基督城是新西兰文教中心,有多间大学、语言学院,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考“雅思”和短期学习英文夏(冬)令营的学生很多。这里文化气息浓厚,经常举办歌剧演出、演奏会、芭蕾舞表演,并时有著名的音乐家及舞蹈家的精彩演出,也有地道的流行音乐及街头表演,雅俗共赏。不同的季节还有热闹的节庆活动,如花卉节、佳肴美食节、全国艺术节及历史悠久的冬季嘉年华会等。我来到基督城时刚好碰上了基督城的冬季节,晚上来到位于市政厅的广场看庆祝冬季的嘉年华会,有各种文艺表演,舞火把的,毛利歌舞表演的,最后是放焰火表演。看完表演,要回酒店,转了几条街由于天黑,看不到“坐标”,找不到回酒店的路,要问路,中学时学的“文革”式三脚猫英语,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幸亏带了酒店的名片,招了一辆“的士”装哑巴,指着名片向司机“伊伊呀呀”的乱点,司机“OK”一声,很快的就把我送到了酒店,唉!原来并不远,车费也只有5元,真是名副其实的“出洋相”,回国告诉朋友,几乎让他们笑掉了大牙。
坐新西兰的国内航班,从基督城到北岛的奥克兰只有一小时左右的航程,到达奥克兰,朋友带我入住早就订好的GARLTON酒店。由于上次来新西兰已游了奥克兰的天空之城、电视塔、死火山口、伊甸山等许多地方,这次来,朋友答应带我去看上次没看的景点。
为赶10点钟的飞机,没有吃早餐就到机场,在机上也只吃了点东西,入住旅店和在租车公司租好了汽车后,已是下午的一点多了,肌肠碌碌,得赶快找地方医肚,奥克兰城内食肆林立 ,各国珍馐美食,共冶一炉。新西兰尤以肥美新鲜、全无污染的深海海鲜最驰名,如乾贝、鲍鱼、三文鱼、生蚝等 。由于奥克兰的华人很多,华人的餐馆商店也多,不夸张的说,在奥克兰就餐、购物,你不用说英语,光是广州话就能沟通,各种各样的中国地方美食菜肴,在奥克兰都能吃得到,我们随便进了一间中餐馆,老板和服务员都是广州白云区人,虽然是收市在即,见了“老乡”十分热情,不想吃饭?老板端上了粥粉面,都是热腾腾的,异国他乡,得到同胞的热情接待,能吃到正宗的家乡美食,真令人高兴。
奥克兰城是沿着死火山口所构成的,它主连在七座甚至更多的火山上。丘陵地起伏延伸,坡道多而富于变化。位于北岛中央偏北地带,伫立在塔斯曼海与太平洋之间的细长的地峡上,两面环海,东侧是濒临浩瀚太平洋的威特马塔港(Waitemata)。在港湾之外,散落着如同珍珠般的零星岛屿;港湾内,舟楫横阵,海水清澈,海港大桥连着两个港湾。大桥、港湾和沉睡的朗吉脱脱(Rangitoto)火山,充满着蓄势待发的蓬勃生气。
饭后我们到奥克兰的海港大桥和港湾去游玩,在港湾远看大桥,对着大桥和奥克兰的市区拍照留念,好不高兴。接着我们去看奥克兰的南极奇遇及海底世界。复原的史考特小屋,使人感受到早年人们探险的艰辛历程。搭乘雪猫车,我们游看企鹅馆,南极的小企鹅(在南非看过)倒不新鲜,高兴的是看到了十八只帝皇企鹅,他们全是在美国的圣安东尼奥海洋世界出生并接受抚育,然后才转来奥克兰企鹅馆,身高都有0.7-0.9米,体重达15-20公斤,黑白的身体带黄色的条文,真美。奥克兰的海底世界耗资三百万新币1985年1月25日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水族馆,隧道长120米直径2.4米,由31个厚度为7厘米,重达1000公斤的巨大压克力板制成。海底世界有鲨鱼五种,40种共2000条各种鱼类。在新加坡、香港、广州等地我都看过海洋馆,应该说各有各的特点,不过鱼类的品种和馆场的规模,奥克兰的海底世界是较小的。
晚上到天空之城的赌场参观,新西兰的赌场未成年人不许入场,衣冠不整不许入场,重在娱乐,没有“抽水”,不收入场费,有免费的饮料供应。新西兰赌场的赌法与澳门东南亚的赌场一样,不象西欧和美国的赌场,没有买大小,百家乐的赌法。
次日,我们早起自驾车到北岛的各处游玩,我的朋友,是两表兄弟,留学都在南岛,只到过奥克兰城一次,从未游过北岛,因此,对北岛都不熟悉,中国人真是聪明,他们在酒店拿了一份地图,两表兄弟一个看地图一个驾车,就出发了。从奥克兰到北岛的旅游点“淘波湖”再到“罗托鲁阿”和奥希内穆图的毛利村等地,路远岔道多,有三百多公里,天晓得他们俩是怎么认识路的,大概是会英语能看懂路牌的关系吧。在新西兰的公路上驾车,路边特别是一些转弯的险路段的路边,有时会看见一个、两个竖立的白色十字架,1998年我来新西兰的时候听导游说过,这是发生交通事故,死过人的标志,新西兰人爱用二手车,尤其是牧民晚上没有什么娱乐,多数是驾着便宜的二手车到小镇上喝啤酒,喝醉了晚上驾车回家很容易出交通事故。新西兰政府就规定那个地方出过交通事故,每死一个人就竖立一个白色的十字架,以作为交通安全的警告,我看到有的地方竖起的十字架足有七、八个之多,真是令人心寒。
淘波湖(Taupo)是新西兰旅游胜地之一,是由几千年前的火山喷发形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湖上有快艇等许多康乐的设备,湖面上游着成群的野鸭、水鸟、黑天鹅,大群的海鸥在湖岸翻飞,见了人也不怕,我是曾经来过的,知道要准备好喂鸟的食物,好吸引黑天鹅、海鸥到身边拍照留念。淘波湖有鳟鱼,据说,你要吃鳟鱼,餐馆和市场上都没有得卖,必须要自己亲自驾艇去钓,每人每次允许钓不小于三十公分长的大鳟鱼四条,小于三十公分长的鳟鱼必须要放回湖里,谁多钓了和违反规定了都要罚款。
离陶波湖10公里处有雾气弥漫的风景区--怀塔基,附近的旅游景点还有胡卡瀑布、蓝湖、彩虹崖和苏尔弗火山口等。时间关系我们只能是走马看花,到胡卡瀑布附近与原始的蕨树林拍照留念了事。胡卡瀑布一带烟波浩渺,石秀峰青,是北岛风光最秀丽的地方。
“罗托鲁阿”是毛利语火山口湖的意思 ,但在新西兰许多人都把它译成了臭鸡蛋城,不知是英语的意译是这样,还是这里的空气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像臭鸡蛋般的硫磺气味而得名。不管怎么样,“罗托鲁阿”是新西兰著名的地热观光城市,人们说:没有去“罗托鲁阿”,不算到过新西兰。“罗托鲁阿”距奥克兰约3小时路程。两地之间交通十分便利。这里的罗托拉山是南半球最有名的泥火山和温泉区,城中的热泉和泥浆地多不胜数,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蒸气和硫磺气味,置身其中犹如腾云驾雾一般。罗托鲁阿共有13个湖泊,适合各种水上活动。
“罗托鲁阿”是毛利人聚居的中心,号称“毛利人之乡”。有个奥希内穆图的毛利村,内有毛利人的会议厅,柱子上雕有记述阿拉瓦部族历史的精美图案。有住房和贮藏室等早期建筑,早期毛利人的住房,用蒲草和棕榈树枝搭成,简陋低矮,不能直腰。各种贮藏室均有高脚支撑,工具室则类似我国云南傣族的竹楼,但较矮小;族长的食品室,则离地很高,外形似杂技演员用竹子顶着的椅子。游客可在这里参观毛利人的生活起居、木刻艺术和歌舞表演。这里还有不少购物中心及毛利工艺坊,游客可参观毛利人的手雕工艺制作过程,还可买到物美价廉的各种工艺品及生活用品。我们赶到文化村的时候是十二点一刻,真幸运,刚好碰上表演的时间,从毛利人的迎接客人仪式,到毛利族的歌舞表演都看到了。可能这里是较“正宗”的关系吧,比我在1998年来时在餐馆边吃边看的表演精彩多了。表演中毛利人时不时瞪眼伸舌的表情,(我孤陋寡闻不知是什么意思,可能是打招呼吧)确实乐坏了各国的游客。毛利族人擅长用地热烧煮食物,游客在罗托鲁瓦可品尝到地道的石头火锅,石头火锅即是把经地热烘烫的薄薄石块放进地洞内,再把食物烩熟,风味独特。
罗托鲁阿中心的间歇泉,水柱笔直喷射,高30余米,似银链闪耀,白莲盛开。这次来我感觉是间歇的时间短了,而且水蒸气弥漫的,远不如上次喷射得精彩,看得清楚,照片拍的清楚好看,可能是冬季下雨雪多,水太多的关系吧。罗托鲁阿市周围有火山和间歇泉喷吐的物质堆成的蒡基特里、怀奥塔普、奥拉凯----科拉拉等高地,具有原野的粗犷美,风光独特。蒡基特里高地的岩石含铜和硫磺等矿物质,呈黄绿色,湿气熏野,怪味冲天。建于1928年的彩虹泉公园是这里的首选观光点,名贵的彩虹鳟鱼、新西兰的国鸟“奇异鸟”及"新西兰活化石"史前冷血动物负鼠都可在此见到。还有几棵珍贵的,新西兰特有的蕨树品种——银蕨,据说全国只有几十棵了濒临绝种了,它的叶面是绿色的叶背却是银色,新西兰人视为是吉祥物,听说新西兰的足球队出国每人的帽子上都要插上一片银蕨叶子。我第一次来这里时,在导游的指点下,还看过几棵银蕨树,这次却找不到了,可能是没找对地方吧。从彩虹泉公园通过彩虹隧道只需4分钟就可到达彩虹牧场,这里有生动活泼的牧场表演,有风趣的挤牛奶和剪羊毛活动,我由于过去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曾经看过了,时间宝贵就没去了。
在罗托鲁瓦泡地热温泉是必不可少的节目,躺在热气腾腾的温泉之中,既消解疲劳又松弛身心,舒适烦意。温泉浴有许多种,每种水中含有不同的矿物质,可以缓解不同的疾病与疼痛,令人身心大畅。这次一是时间关系,二是怕那股臭鸡蛋般的硫磺气味,我们没有去泡温泉。其实,广东省的新兴县有个龙山也有同样的温泉,没必要舍近求远。
1998年来这里的时候,我们在附近镇子的旅店住宿,全团只有几个人去泡温泉,因为大家都受不了那股臭鸡蛋般的怪味。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第二天的早上,我们由于要赶路,全团都起得较早,正在吃早餐,谁知酒店突然火警钟声大响,酒店工作人员忙着疏散住客,消防车也呜呜的赶来了,我们还好,放下食物就出门了,最尴尬的是酒店的许多旅客,有的在睡梦中惊醒,有的可能已起来了在洗澡浸泡泡浴,一听火警没穿衣服只披了浴巾或毛毯就跑出来了,冷得浑身发抖。后来才知是漏电,也没烧起来,但新西兰人应付紧急情况的果断,珍惜生命对客人负责的态度,实在令人感动。
克兰去罗托鲁阿的途中,我们游览怀托莫的钟乳洞,洞内有一种叫"土荷塔尔虫"的幼虫,会发出萤火虫般的亮光,故此洞又称为萤火虫洞。几年不见,洞内的设施完善了很多,增加了介绍钟乳洞的内容,还设了讲解员,洞里的“萤火虫”也保护得比过去好,“萤火虫”比我上次来看的多得多了,黑暗的洞里“萤火虫”就象天上银河的繁星一样,闪闪发光。
回到南岛,我们到被誉为“女王住处”的女王城旅游,冬天的南岛不同的海拔和地区气候和温差很不同,同一天基督城是阳光明媚,温度达到22度,但在到女王城的路上和女王城却是雨雪交加,温度下降到5-6度甚至是0度以下。
女王城(Queenstown )是新西兰旅游城,早期的淘金地,又译“昆斯敦”。坐落在南岛瓦卡蒂普湖东岸,群山环抱之中。地形峻峭,景色壮丽。城内的政府公园内,有立于玫瑰花丛中的南极探险家斯科特及其战友的纪念碑,园中万木葱茏,特别在霜天,色彩缤纷,是艺术家云集摄影写生的佳处。
途中我们经过库克山地区,库克山是新西兰第一峰,海拔3764公尺,终年积雪,山势峥嵘。该区已辟为国家森林公园,群山连绵,是登山远足爱好者和崇尚大自然人士的天堂。库克山常年积雪;无论远眺或近观,皓白的雪峰都是屹峨壮丽。山脉邻畔的塔斯曼冰川是继中国喜马拉雅山冰川外,全球第二大的温带冰川,远眺塔斯曼冰川,细味个中非凡感受,领略蓬勃气势,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库克山邻近的特卡波及普卡基冰川湖,湖水湛蓝透白,美不胜收。我们在库克山地区特卡波湖畔停下来休息和吃午餐,这里有个很小的牧羊人教堂,全由巨石砌成,小巧雅致,是眺望库克山的好地方。美丽的湖光山色,峰峦起伏的雪山,确实是谋杀了大家不少的胶卷。
到了女王城,已是晚上了,吃过中餐,我们入住酒店,酒店象是专门为登山滑雪者准备的酒店,设施很好,与其他的酒店一样,每个房间都有暖气,有的还有自助式的厨房设备,当然档次是不一样,有专为学生设的几人房,也有为家庭准备的套间,豪华套间,酒店里有酒巴和其它的娱乐活动设施。第二天我们在女王城游玩,女王城东北的阿鲁敦镇,是当年淘金者的聚集地,有淘金时代历史博物馆,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馆,原是一家银行,但有过价值上万英镑的黄金进出的盛景。曾有几百名华人到昆斯敦开采金砂,至今还留存了中文招牌,写着:“本行出售港币,收购金砂,经办存款,利息优厚”的字样。附近的戈劳奈峰,海拔5431英尺,是全国闻名的滑雪胜地,城内设有登峰的吊篮缆车,可使游客在4分钟内饱览城内外的湖光山色。下午大家在女王城的闲逛,尽情的享受旅游和购物的乐趣。
回程的途中我们经过怀卡托河,河上有桥像彩虹飞架,桥长300尺,高300尺,是新西兰全国最高的桥梁。过桥为斯伊珀斯,这里群峦高峻,似波涛起伏。石呈棕蓝色,蕨类植物,密布石隙;崎岖小道,盘旋其间。桥下是喘急的河流,两边是峭壁,是激流泛舟的好去处。有意思的这里设了惊心动魄的"蹦极跳",我们当然是没有这个胆量,但是新西兰人不同,冒着寒冷的雨雪,单人、双人、夫妻双人跳都有,惊险刺激,我在国内和出国从来没有看过现场的“蹦极跳”这次可开眼界了。
由于南岛从女王城返基督城的途中,低海拔的地方在下雨和雨雪,高海拔的地方在下大雪,公路上十分湿滑,回程的路上司机都格外小心,到了一个山坡,铲雪车正在铲雪,车队停了下来休息,大家可高兴了,因为我们这一行人许多人还没有见过雪和下雪,我倒是见过雪,但是从没有见过下雪,总盼望有一天能亲身感受到“雪花飘飘”的美妙感觉,这次可得尝心愿了,高兴得什么也不顾了,冒着雪下了车,和朋友们打起雪仗来了。
转自:http://jingdian.tuniu.com/places/posts/6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