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马来西亚 寻找马六甲的华人足迹
2012-07-18 11:55 | 浏览(51) 来到马六甲,除了领略这里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互相融合的生活方式之外,还可以感受古建筑的魅力以及深厚的航海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寻找华人在这里发展谋生的足迹,也是很有意义的。
马六甲,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马六甲王国的都城,也曾是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历史上也有大批华人来到这里谋生。来到马六甲,除了领略这里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互相融合的生活方式之外,还可以感受古建筑的魅力以及深厚的航海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寻找华人在这里发展谋生的足迹,也是很有意义的。
马六甲街头的招牌,80%以上都标有中文,说明中国文化对当地的影响。这些店铺大部分都是先辈留下来的产业,创业者的后人如今在继续经营着,店铺的装饰风格还保留着百年前的模样。
位于鸡场街附近的马六甲惠州会馆,是1805年由祖籍惠阳淡水的李振发与一班热心同乡创立的,为乡侨联络乡谊及憩息之所。该会馆成立后,设立中小学语文奖学金,鼓励同乡子弟努力向学,并成立了大学贷学金委员会,协助家贫而聪颖的同乡学子深造。该会馆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最悠久的惠州会馆之一。200多年来,马来西亚的客家人为当地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更为中国国内民主革命出资出力,为辛亥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惠州专门派出代表团带领麒麟舞队和客家山歌演员赴马六甲参加庆典活动。代表团受到了当地惠州侨民的热烈欢迎。
我国明朝的航海家郑和,于1405年至1433年间七下西洋。他率领200多艘船队,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建立联系,同时输出中国的科技与纺织技术。在郑和访问的36个亚非国家上百个城市中,马六甲是其中重要的一站,现在当地还留有不少郑和的遗迹。在“郑和文物纪念廊”外,特别竖立了一座郑和石像。该石像高3米,石垫长1米,宽1.8米,他佩剑而立,身披斗篷,长服着地,目光熠熠。郑和是马六甲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也是中马传统友谊的一个标志。